跳转播放
视频因格式不支持或服务器网络故障暂时无法加载,点击“跳转播放”尝试切换源进行播放
中国十大地标
《中华十大地标》纪录片将( jiāng)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时( shí)空之旅,带您深度探索中( zhōng)国最具象征意义的十大( dà)地标。万里长城宛如巨龙( lóng)盘踞群山之巅,两千余年( nián)的烽火岁月里,它抵御外( wài)敌、见证朝代更迭,砖石间( jiān)镌刻着中华民族坚韧不( bù)屈的精神。故宫红墙黄瓦( wǎ)巍峨耸立,九千余间殿宇( yǔ)承载明清两代帝王的治( zhì)国风云,朱门深院藏尽皇( huáng)家威仪与宫廷秘史。布达( dá)拉宫屹立于雪域高原,白( bái)宫与红宫交相辉映,千间( jiān)佛殿供奉着稀世珍宝,是( shì)藏传佛教的圣地与藏汉( hàn)文化交融的见证。
著名景点 系列纪录片 国内
2周前 · 35.76K
大家在看销魂陷阱
用户评论
破晓行者 2025-08-30 08:31:53
这部《中国十大地标/中华十大地标》像一部跨越千年的旅游纪录片,但又不只是打卡合集。长城被镜头裹挟成一条沉默的巨龙,风雪烽火在砖石间连绵回响,仿佛历史的脉搏从烽烟里跳出。影片把抵御外敌、见证朝代更迭写成中华民族的硬核记忆,让人佩服亦感到有些“官方吹风”的凉意。若你愿意把香格里拉式的神韵抛开,它仍给你足够的画面冲击与气魄,留下的是对文明的敬畏与对权威叙事的反思。
工位咖啡废物 2025-08-29 18:37:36
这部片子像是一张盛大的名胜清单演化史,既教育又商业。十地标成了“国家IP”,观众被带着敬畏心情点开每一处景点的回放,仿佛无限循环的打卡教学片。长城、故宫、布达拉宫在镜头下变成了符号密度极高的文化矿坑,挖不出具体人名,却能挖出群体的认同感。它不乏美学冲击,却也让人担心:当地标成为品牌,历史的复杂和多声部会不会被削减为“看点”和“体验”?如果你愿意走出路线图,或许能在这部纪录片里听到历史的回声,而不是广告的回声。
风吹过往君 2025-08-29 16:57:20
布达拉宫段落像一座雪域的高原钟楼,白宫红殿在风雪里互相点题,稀世宝物与佛殿并排呼吸。这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也是藏汉文化碰撞的证词。纪录片用高度空灵的镜头语言让人以为自己也在海拔三千米之上呼吸,但却把宗教与权力的交错展示得像一场“宫廷与寺院”的舞台剧。若你期待激越的政治代入,这段显然温柔得像丝绸;若你想追问信仰的真实代价,镜头仍显谨慎。总之,画面纯净,主题却会让人想要更多冲突与对话。
摸鱼太难了 2025-08-29 09:47:02
故宫段落像一张厚重的宣纸,黄瓦与朱门把帝王的威仪涂抹成一场宫廷秀。九千多间殿宇被镜头排成时间的走廊,明清两代的治国风云仿佛还在木雕的回廊里低语。导演通过密室照明和空镜展现那种“禁区美学”:一枚钥匙、一扇暗门,便是权力的入场券。可惜的是,纪录片对历史的灰色地带少有触及——金碧背后是否也有普通人家的梦与叹息?总体上,视觉丰盛,叙事略显陈列式,像一座静默的宫殿,需要观众亲自点灯。
摆烂保护协会 2025-08-28 02:51:37
纪录片自带两副眼镜:一副是史学的严谨,一副是美学的浪漫。跨越千年的时空旅程显得优雅但有点怕热闹——每到夜幕,配乐就把观众召回到一个统一的“民族记忆”轨道。镜头语言干净,色温偏暖,仿佛给伟岸地标穿上一层温柔的披风;叙事则像在给宏大叙事加注“情感滤镜”。对比历史文本,影片的自信显而易见,但也让人怀疑:如果没有观众的质疑声,地标是否只会成为国家叙事的浮雕?仍然值得看,值得反思。
相关推荐
早晨的星空有黑色有白( bái)色
纪录片《早晨的星空有黑( hēi)色有白色》是首届“新时代( dài)·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 jì)划入选扶持选题,社会价( jià)值单元的最佳提案之一( yī),由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 zhí)事业部、解读中国工作室( shì)联合出品,由纪录片《六人( rén)》原班团队制作,英国导演( yǎn)罗飞执导,罗彤担任制片( piàn)人的最新作品。 影片讲述( shù)云南省红河州部分学校( xiào)通过数字支教等方式解( jiě)决乡村教育短板的实践( jiàn)故事。影片跟拍一个学年( nián),以乡村教育为主题,讲述( shù)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 xià),中国各方力量合作,用影( yǐng)像记录乡村的孩子们对( duì)梦想的憧憬,用镜头记录( lù)梦想绽放的美好过程。 故( gù)事发生在云南省红河哈( hā)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 xiàn)宝华镇的村庄里。主人公( gōng)之一李为东学成归乡,成( chéng)为一名青年教师,同时也( yě)是规德海小学三年级学( xué)生的班主任。2023年暑期过后( hòu),他的学生们将度过在规( guī)德海小学的最后一个学( xué)年,因为五年级时他们将( jiāng)转入本镇另一所教学条( tiáo)件更加完备的学校。学习( xí)、工作和生活都要继续,规( guī)德海小学四年级的孩子( zi)们有了新的美术课双师( shī)课堂,由中央美院张晓鹏( péng)老师为大家讲授;另外,来( lái)自上海的两位志愿者老( lǎo)师带来的职业启蒙课双( shuāng)师课堂让他们更好地认( rèn)识职业,了解人生道路选( xuǎn)择,看见未来的无限可能( néng)。
48.98K
2周前
有个学校叫南开
天津是近代中国的缩影( yǐng),百年南开的历史折射了( le)百年中国的命运。百年前( qián),就在民族生与死、存与亡( wáng)的危机时刻,严修和张伯( bó)苓选择了用教育来挽救( jiù)祖国,他们从一座私人宅( zhái)院开始,慢慢建立起了现( xiàn)代教育的中学、大学、女子( zi)中学和小学。在烽火硝烟( yān)和颠沛流离之际,他们还( hái)将教育的血脉延展到祖( zǔ)国的大西南。一个名叫“南( nán)开”的系列学校就这样诞( dàn)生于国难,它为生存而寻( xún)路,为自强而探索。 这是一( yī)个伟大的学校。 它的伟大( dà),不仅在于这里走出了两( liǎng)位共和国总理和一批杰( jié)出的政治家,造就了三位( wèi)清华校长和近百位院士( shì),培养了一批科学家、教育( yù)家、艺术家。百年来,这里名( míng)人辈出,英杰辈出,创造了( le)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 它( tā)的伟大,更在于它以天下( xià)为己任,以坚定的爱国主( zhǔ)义奉献给这个民族,以历( lì)久弥新的“公能思想”奉献( xiàn)给这个国家。无论是过去( qù)还是现在,无论战争还是( shì)和平,无论苦难还是辉煌( huáng),“南开精神”已经成为中华( huá)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一( yī)部分,百年南开的渴望已( yǐ)经融入了百年中国的梦( mèng)想。 今天,重温这座百年名( míng)校的历史,有助于深刻了( le)解百年中国;有助于坚定( dìng)“四个自信”;有助于深悟教( jiào)育真谛;有助于凝聚力量( liàng),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xīng)的中国梦。
48.64K
2周前
精彩影评